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贾敏叹道:“去了,咱们在京城里,离二姐姐家远得很,也只能让下人们走一趟。”

林如海点头不语,虽然知道贾敏痛失姐妹伤感,但到了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时候,他如今做官已将三年,考绩极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是留在京城升职,还是外放出京,按着他的意思,必然是后者,哪怕外放出去品级不高,也比做这劳什子修撰强。

翰林院清贵,但也清闲,没有正经实职,林如海常做的是替宣康帝写圣旨,一笔字练得越发好了,纵然不及二王颜柳,也比一般人强十倍,十道圣旨里有八道是他亲笔所写,消息也较他人灵通,常有人前来打探,幸而他知晓厉害,从不曾吐露半分,令宣康帝十分满意。

不等他的前程的如何,程胜却被外放到云南做知县了。

林如海想起沈傲之在云南,今已连升二级,圣旨前儿才发下去,程胜外放之地便在他的麾下,给程胜饯别时忙将书信一封并些礼物托他捎给沈傲之。他们都知道三年一任,今日一别,相隔千里,通信来往十分不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便是程胜再回京城他也未必仍在京城,因此饯别宴上难免有些伤感。

程胜也知道云南蛮夷杂居,民风剽悍,常有官员折在那里,今日自己所得的职缺便是县令不曾安抚好异族死在任上,方点他过去,因此并没有掌权一方的喜悦。

林如海道:“兄莫如此,我辈读书人岂能知难而退?何况云南一带四季如春,风景如画,只需善待百姓,调解各族纷争,待得三年一满,未尝不是一件功绩。另外,我已在信中托了表兄,他在云南已有三年,想来有些经验,到时你持信过去请教,定会倾囊相授。”

程胜谢过,心中感激不尽,道:“不知兄将何处去?”

林如海摇头道:“我尚不知,还没有消息呢,无非是留在京城,或是外放。”

程胜道:“圣人素来看重,不管是留在京城,还是外放出京,以兄之本事,定然会胸有成竹,只盼你我将来能有在京城相见之日。”以他们的品级,即便是任满,也未必能回京,须知外放官员三品以上方能进京述职,余者皆由上峰考察。

林如海笑道:“定有那一日。”

当下,两人饮尽杯中酒,程胜独自上路不提,云南之地艰险,他不敢带家眷同往,便托林如海夫妇在京城中对他们多加照应。

送走程胜不久,林如海一如往常地上班应卯,昨日林睿一夜不曾好睡,无故惊醒了几次,啼哭不止,他和贾敏只此一子,爱若珍宝,忙着请医问药,好一阵子忙乱,夫妇二人不敢入睡,皆守在床前一夜,至清晨林睿安稳些了他方匆匆出门。

因此林如海不免有些困倦,只强打着精神处理公务。

他在翰林院已当差足足三年了,本就是有手段的人,除了寥寥几个人依然妒忌外,余者皆同他好,何况圣人重用,旁人更加不敢对他如何了,因此他在翰林院中竟是如鱼得水。

李恂从朝中回来,见状,把他叫到跟前,问道:“怎么说昨儿你们府上请了大夫?”

林如海忙道:“劳大人惦记着,犬子小恙,故忙了一宿,但不敢耽误公务。”

李恂知道林如海夫妇如何疼爱林睿,虽知此时说这些极为不当,仍忍不住问道:“大夫怎么说?如今可好了?”

林如海点头道:“吃了药,今儿早上便安稳些了。”

李恂点点头,不再多问,反而说起别的话来,道:“今日圣人问起你了,大约已经有了你的去处。”他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下面所有官员的考绩都出自他手,宣康帝若要重用林如海,自然要询问李恂,而非自作主张,免得他人心中不忿。

林如海感激道:“多谢大人提点。”

少时,他并未等到圣旨,反而等来了大明宫的内侍卢新,他常出入大明宫,自然认得是宣康帝跟前的卢新,卢新不曾捧诏,只走到上面,道:“圣谕:宣林海觐见。”

林如海忙磕头谢恩,领旨随之前去。

林如海与卢新极熟悉,言语之间也不似旁人那般不自在,但他已从李恂处得知消息,便没向卢新打听,且前往大明宫的途中,守卫森严,也不好轻言妄动。

翰林院本就在大明宫外不远,不久便到宫门外了,见到林如海过来,立即便有内侍进去通报,出来后道:“宣林海觐见。”

林如海忙整了整冠服,抬脚进去,三跪九叩大礼行毕,方听宣康帝道:“平身。”

林如海谢恩后起身,恭恭敬敬地垂首站在阶下。

宣康帝见他静心屏气,神色淡然,站立于殿中,竟有一种悠然雅致之象,虽然已经见过无数次了,但此时仍不免多几分赞意,道:“来人,给林卿家研墨,让林卿家起草旨意。”

旁边卢新并几个内侍答应一声,忙上前依言研墨。

林如海对此早已驾熟就轻,连续写了三道圣旨,皆是升迁官员的旨意,接着又写了三道,却是贬官的旨意,这些官员无不是三品以上的封疆大吏,林如海一面写,一面心中暗想,上辈子的这时候尚未参加殿试,虽知这几道旨意,却不是很明白。

宣康帝对林如海十分满意,处事圆滑,又有本事,难得是虽然出身世家,却并不倚仗于此,其心性宣康帝更是观察了三年,决定外放出京。

宣康帝道:“卿家今年二十有九了罢?”

林如海一怔,情知宣康帝绝非突有此语,忙道:“回陛下,正是。”

宣康帝命内相袁淮拿出早已御笔亲写的圣旨,对林如海道:“都说三十而立,金陵应天府下有同知之缺,我已经交代下去留给你了,即日上任去罢。”

应天府在金陵,上一世贾政给贾雨村谋的便是应天府之缺,不过却是知府,金陵乃是最繁华之地,离姑苏又近,不过几日路程,虽然只是同知之缺,在知府之下,但也是肥缺,又管实务,宣康帝给他这么一个职位,可说十分看重,林如海连忙磕头谢恩。

宣康帝笑道:“应天府现今的知府有人告他贪污受贿,我已派人去查探了,你此去也帮衬着些,待此人离任后,你便做知府罢。”

林如海登时吃了一惊,查其证据不过是几个月的工夫,这是说一旦落实其罪,自己便立时从五品跃为四品了?升迁之快,怕是世所罕见。当然,林如海也明白宣康帝的意思,若是查不出什么罪证来,到那时,自己还是从五品的同知。

宣康帝见他明白自己的用意,心下甚是满意,道:“你上任之后,须得善待百姓,若叫我知道你为官不仁,别说知府了,便是同知你也做不成。”

林如海连忙道:“陛下恩典,微臣肝脑涂地尚且不及,焉能辜负圣人之期。”

宣康帝点了点头,道:“旨意你拿去,不必叫人宣了,况且按规矩,只需吏部颁发文书便是了,你今日得朕御笔,别忘记你方才所言,回去打点行囊,早日启程南下罢。”

林如海谢恩应承,出了大明宫,去翰林院告诉李恂一声,回家收拾不提。

贾敏得此消息,喜不自胜,顾不得一夜未眠,忙命人收拾行李,又与贾家送了信过去,也与各处告别。别人犹未如何,只来道贺,唯有贾母听了,却是十分伤感,好容易和贾敏母女同居京城,不过三年,她竟又要随着林如海南下了。

林如海此次连升二级,去的又是风流富贵之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在金陵地位非常,谁还敢为难了他不成?因此羡慕者众多,难怪都说他得圣意,果然不错。

他们夫妇原非常人,亲友众多,临别之际,日日忙得不可开交。

林如海早已打探清楚了,现任应天府知府姓苏名黎,乃是姑苏人氏,只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同窗兼好友,若是自己的好友,其家富贵无匹,为人也清高自傲,焉能是贪污受贿之人?只能到时候见了再说。

待林睿略痊,行李皆已收拾妥当,各处也都别过了,贾敏方去北静王府一趟,请北静王妃在自己不在京城的时候多多照应着些赵安,又拜托了各位姐妹并贾母窦夫人等人,方择吉日随着林如海登船南下。

贾敏曾经从京城回江南,又从江南回京城,不曾想,这回又要南下了,只是来的时候只有自己和林如海,如今却多了林睿。望着林睿央林如海带他出去看水,贾敏脸上都是笑容,打算回到金陵后安排妥当,自己带林睿回姑苏一趟。

林如海不知她的想法,但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乐得带儿子观水玩赏。

一路舟车劳顿,不日抵达金陵。此时已是夏日炎炎,荷花初绽,美不胜收,离金陵越近,越见繁华富贵之景,林如海只是从五品,虽是下面官宦行商争相奉承之人,但到了金陵第一件事却是去拜见上峰,首先便是甄应嘉。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