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再也没有以前刘采莲和冯金花做她儿媳妇的时候,她要小心小意些,不然家里就摔摔打打的没个安静的时候。即使刘采莲看着贤惠,可也免不了和她别别小苗头。

而原本宋家人丁单薄,现在多了个男媳妇,武力值还高,在这年景不好的时候,陈桂枝心里才能多份底气。

宋大山把灶膛里的柴架上,开口道:“桂枝,大哥和我说了,怕以后这天真旱了,粮食收不上来,咱们要遭灾。添金媳妇不是镇上的吗,回去和他爹娘也商量过了,担心添金一家在村子里人单势薄的,以后真遭灾了,在村子里受欺负。就想着送些粮食去添金媳妇娘家存着,以后,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去镇上待一段日子。毕竟,大哥和大嫂倒是好说,可添金媳妇还大着肚子呢。他家为了娶媳妇还卖了不少粮食,留的粮食不多,我看,咱们是不是给送两袋子粮食过去。”

宋添财前些日子就已经买了两车粮食回来,一车带回来宋家,一车放在了宋家老宅的地窖里。那地窖里的粮食连宋家二老都没告诉。怕他们心肠软,知道有粮食就瞎好心。这地窖里的粮食可是他的后手,都是晚上他和赵言修一袋一袋的装进去的。

为了不让人怀疑,他们还特意的去老宅假意拖了几回柴火,好在牛车上按了车篷到底装了什么也让人看不清楚。宋家老宅是宋添财的爷爷奶奶分给宋大山夫妻的住处。当初宋大山另选了宅基地建屋子,就把这宅子留了下来。

宋大山和陈桂枝原本想着家里有宋添财和宋进宝两个孩子,以后肯定要分家的。有两处房产正好一人一份,当初,宋进宝娶了冯金花之后,陈桂枝就道把这老宅分给宋进宝一家住。宋大山也同意了,说再给些银子让他们翻建一下,不过,冯金花心里打着新宅子的主意,又想沾宋添财以后读书科举的光,怎么也不愿意。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这老宅也空了下来,一直被宋家用来装杂物。

宋大山每年都会把老宅休整一遍,宋进宝夫妻走了之后,这边就给宋家用来堆柴火和农具。把屋子堆的满满的,这也是老实人的心眼。村子里有几户人家都想要这屋子,和他说过几回想给他几个大钱把这屋子买走,给家里儿子娶媳妇。

宋家老宅虽然不是青砖瓦房,可也是用厚泥胚和砖头造起来的。在村上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更何况,这屋子前面有个大院子,后面还有块菜地,这样的屋子就是老宅子了也不止七八两银子。

村子里的人就打算出个几百个大钱就跟他买走了,宋大山可不乐意。这是他准备留个宋小宝的,以后宋添财要是娶了媳妇,再给他生了孙子,待宋小宝好则罢了,不好,他再花些银子把屋子翻建一下,就能给宋小宝留个落脚住处。所以,他每每都把老宅子装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别人一问起来,就道这屋子他还有用,不会卖的。

这下正好让宋添财藏粮食了,不过,宋添财是半点不愿意用上老宅里的粮食的。不然,这就意味着他们真的山穷水尽,没有退路了。

陈桂枝听着宋大山的话,想想宋大海一家和她当家是亲兄弟,送两袋粮食还是使得的。开口道:“行,我听村里的人说这镇上的粮食一天一个价钱,有几个嫁到镇上小户人家的闺女都回村借过几次粮食了。好在咱们家上一次收成没卖,不然,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宋大山听陈桂枝答应了,架好柴火,去屋子里抬了三袋子粮食放到牛车上驾着牛车去了宋大海家。在路上遇到宋添财和赵言修,宋大山就有种被抓包的感觉,把事情和宋添财一说,宋添财没说什么,可心里却开到打定主意,家里的粮食可不能让宋大山和陈桂枝管着了。

宋大海家是他大伯家,送些粮食倒是无所谓,可村子里现在家家户户都数着米粒吃饭。宋大山这么大大咧咧的送粮食过去,这不是招人眼吗。要是他做事,肯定是得趁着晚上背点粮食过去,这样对他家对他大伯家都好。

不过,现在宋大山都把粮食给运出来了,倒是不好再回去了。宋添财瞧着路上的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脸庞,再看看愁眉苦脸的村里人,心里第一次迷信起来,开始盼着老天爷开开眼,别折腾这些靠田地吃饭的庄户人家了。

陈桂枝做好了饭,一家人等着去送粮食的宋大山回来吃饭。可左等右等的都没等到,陈桂枝心里就有些慌了。宋添财让赵言修在家看着,他去宋大海家问问怎么回事。

到了宋大海家,宋添财才发现宋桃子要生了,可村子里的稳婆去别的村走亲戚去了。宋大山有牛车,就帮着去邻村找稳婆去了。万氏在屋子里陪着宋桃子,胡小玉有身子不方便进去,宋大海一个大男人只好在墙角等着。

宋添财一去,宋大海这才想起他麻烦宋大山去找稳婆一忙就忘了给宋添财他们送信了,赶紧跟宋添财说了一声。其实,瞧着乱糟糟的院子,和宋桃子时不时的呼痛声,宋添财哪还有不明白的。

女人生孩子,他一个大男人也不会帮忙,只和宋大海寒暄了几句,就回家了,准备让陈桂枝过来帮帮忙。

果然,陈桂枝得知宋桃子要生了,把宋小宝往宋添财怀里一放,叮嘱了几句拿了块饼子就匆匆的赶去宋大海家去了。留下宋添财和赵言修带着宋小宝坐在饭桌上吃饭。

午饭烧了个冬瓜汤,炒了空心菜,还炖了只鸡。这天热,粮食还不知道能不能收回来。陈桂枝就不打算养那么多鸡鸭了,隔上一天都要杀一只来吃。或炖汤或红烧,吃得连宋大山都有些腻了。更别说其他几个人,这不,一瞧见整只鸡,宋小宝就神色泱泱的了。

宋添财趁着陈桂枝不在家,去厨房调了酱,狠加了两勺辣酱才端了出来。赵言修已经把鸡给拆好肉了。把两个鸡翅膀和两个鸡大腿都给了宋小宝,宋添财一出来就瞧见了。从宋小宝的鸡腿里掏出一个给赵言修道:“他人小,吃不完的,你吃一个。”

宋小宝虽然护食,可对家里人从来不小气,不仅把鸡大腿给了赵言修,还大方的给了宋添财一个鸡翅膀。看着鸡翅膀,宋添财满脸得意,对着赵言修显摆道:“看,这是我儿子孝顺的。”引得赵言修又是一阵憋笑。

陈桂枝不大让宋小宝吃辣,但宋小宝却是个想吃辣的。这不,那加了两勺子辣酱的调料宋小宝眼睛都快盯在上面不动了。宋添财给宋小宝稍稍沾些酱,没想到一进口就把宋小宝给呛到了,咳得脸都憋红了。

赵言修赶紧递水递帕子,哄了半响的宋小宝。闯了货的宋添财只能摸摸鼻子,迅速把那叠辣酱毁尸灭迹,千万不能再让宋小宝看到。果然,像他这样做爹没原则的,都是要被批的。

临近傍晚,宋大山和陈桂枝才一道回来。宋桃子这一胎都是第三胎了,生得还算顺利,大锁小锁就多了个小弟弟。刘坤武已经接了信,高高兴兴的回来了。因为宋桃子的婆家实在是没人照顾,刘坤武拿了五两银子出来,让万氏帮着宋桃子做月子带带才出生的老三。

陈桂枝作为婶娘按理是要去看月子的,绑了家里的两只鸡带了一百个鸡蛋,宋家二老又去了一趟宋大海家。

☆、第98章 大旱

等晚上回来的时候,陈桂枝就拉着宋添财在说刘坤武家的老三长得如何如何,又怎么好玩,那模样恨不得把那孩子抱回家养着才好。这话翻来覆去的说,把宋添财的耳朵都听出老茧了,最后,宋添财抱出睡得刚刚醒的宋小宝对着陈桂枝怀里一塞道:“娘,我还是觉得咱家的小宝最好了。”

孙子一出马,陈桂枝的注意力立马把转移了。抱着宋小宝开始问中午吃了什么,宋添财立马黑云压顶了。紧张兮兮的看着宋小宝,眼睛瞟着,就差写着,你可千万别出卖你老爹啊。

宋小宝不是个记仇的,挑了他爹给他鸡腿鸡翅膀还喂了西瓜的事情说了,陈桂枝满意的点了点头。再没唠叨宋添财半句,宋添财暗地给宋小宝点个赞,他儿子这么能坚守秘密,以后还可以带着儿子一块开小灶。

宋桃子生了儿子,宋大山一家也不清闲。孩子生下来没两天就要洗三,万氏又要带孩子又要照顾女儿还要看着大肚子的儿媳妇,实在是分、身乏术,就请了陈桂枝去帮忙。这下,宋家的饭食就落到了宋添财手里。赵言修原本打算一展身手,主勺来着,可惜他的菜连老好人宋大山只能点头,说了句还中的评价。宋小宝看着黑乎乎的一团不认识的玩意,天真的拉着宋添财问道那是什么新玩具。

从那以后,赵言修就再也没提过烧饭的话题了。都是宋添财掌勺,他负责打下手。宋添财是个舍得吃喝的,虽然外面不下雨,庄稼眼瞧着快没收成了家家户户都紧着粮食。可宋家却不愁吃喝的,宋添财也不会在吃食上多克扣,还没多那个地步。

加上陈桂枝致力于把家里的鸡鸭给吃完,宋添财天天就变着花样的给宋家众人做吃的,荷叶香菇鸡,白斩鸡,卤鸭,烤鸭,几乎都做了个遍。把宋小宝吃的又长圆了下巴,连赵言修都觉得自己有长胖的趋势,每天拉着宋小宝多蹲了一个时辰的马步。

陈桂枝从饭桌上发现她儿子确实比她会做饭还会弄花样吃,同样的材料,在她手上做出了后,都得追着宋小宝喂。可宋添财做出来后,宋小宝从来不用人追,小嘴巴吃的快得很,她都要担心宋小宝吃撑了。

这样的发现让陈桂枝有些泄气,为此,她做饭都开始问宋添财怎么做才好。

而刘坤武上门请了宋添财为了他的小儿子起名字,这么高大上的活,宋添财表示他要好好想想,务必要起个寓意极好的名字。等刘坤武一走,宋添财立马把这事情托付给了赵言修,术业有专攻,这么文艺范的事情还是交给文武双全的心上人吧。

最后,赵言修给了几个名字让宋添财选。宋添财选中了刘明杰,明智杰出,旁人一听就明白这名字的寓意。刘坤武来谢了谢,又把宋添财在冰窖里的收益给送了过来。

今年老天不下雨,气温一直高高不下,冰块比往年好卖价格也一直攀高。刘坤武的小冰窖刚刚过了七月份就没了冰,趁着来岳家看老婆孩子,刘坤武就顺道把银子给宋添财送过来。

宋添财占了四成,刘坤武送了三百五十两银子过来。除去拿出的三百两本钱,这一年宋添财赚进了五十两。别看着五十两少,可第一年就回本,往后都是净赚,一算就是笔回报率十分高的买卖了。

以后每年都能分到三百两的话,十年就能有三千多两,要是他们一直在宋家村,这银子就能够他们衣食无忧了。宋添财为自己的投资眼光点个赞,同时也觉得刘坤武是个厚道人,和他说了冰窖的事情,又趁机让他在镇上多买些粮食备着。孩子婆娘要是不在岳家住了,也得接到身边去。不然,这光景,怕是不太平了。

刘坤武也趁机把镇上的消息说给宋添财知道,镇上的大户人家都开始备粮食了。听说县太爷已经打算向知府大人上报灾情,向朝廷申请免税。朝廷有规定,要是农户受灾严重,可以让县官提前开仓赈粮,也可以限量的让镇上让平价购买。现在就看永乐县有多少储备粮食了,要是县官贪得少还好,要是贪多了,情况才是真糟糕了。

宋添财听了这样的消息,心里有些担心,看着家里的两头牛,他打算去找木匠做两个好点的车厢。把家里的银子和值钱东西也要收一收,粮食也要带一些,打算一旦确定遭了旱灾,就带着宋家人去泉州住。他在泉州还积攒了一批糯米,就是到了泉州,粮食价贵,他也不担心宋家人吃喝。

去了泉州,那儿的治安肯定是不用担心的,除非造反,不然,那儿重兵把守又有朝廷重视,远比永乐镇这样的偏远小镇来的安全。原本不打算这么早去泉州的,但若是真的遇到天灾,宋家在这儿的破事颇多,他就是再精明,赵言修武功就是再高,也敌过旁人一场歹毒的算计。

等送走了刘坤武,宋添财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赵言修说了。赵言修也赞同,两人就开始慢慢的为去泉州做准备了。宋家老老小小,也不是说去就去的。总得打算好了,才能保证一家人的安全和健康。

日子在老天爷持续不降雨中一天天的度过了,村子里的人已经不在对老天爷降雨有期待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再补种耐旱的庄稼,可惜已经过了最好的种植时机,这些庄稼种下去也大多数半死不活的。

眼看着灾年就在眼前,不少人家都开始把家里的牲畜卖了。这卖得人一多,价格就降了很多,小个的牲畜还好些。像猪啊羊啊什么的,连平时的一半价钱都买不到。宋添财看着狗子家也为此愁眉苦脸,悄悄的去了一趟他家,用粮食和银子对半的换了他们家的牲畜。四条羊子一头小猪和五只鹅,宋添财给了五百斤粮食,还给了三两银子。

这明显是帮衬宋三雷夫妻一家了,现在镇上的粮食已经卖疯了。他们家的牲畜就是按照原价卖出去也买不回这么多粮食。太平日子,一斤肉能换二三斤粮食,可灾年,这些活牲畜二三斤也不一定能换回一斤粮食。肉是能吃,可杀了一只这么热的天怎么储存,买盐又是一笔银子。人都吃不饱了,养着的牲畜更没东西喂了,只有趁着牲畜没饿瘦之前,赶紧卖了才能回些本。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