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 白云先生(上)(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六哥!前辈问你话呢!”七郎见我有些走神,连忙拉了拉我的衣袖,提醒道。

这个小七儿,方才还开口老头儿闭口老头儿地叫人家,现在看见人家身手不凡,是很有来历的主儿了,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好似不懂礼貌的人是我一般了。我有些不满地回头瞪了七郎一眼,他立刻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躲到了一边。

“若非听到前辈吟诵的诗句,晚辈倒也无法确定前辈的身份呢,只是因为晚辈前年外出游历之时,曾经上过华山,见过先生刻于莲花峰顶的诗句与无极图,所以才敢妄加猜测一番。晚辈对于先生的崇敬之心,那真是犹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同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呀——”我对于这个老头儿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是却知道他可是被历代皇帝敬为神人的人物,为了以后好混日子,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吹捧了一番,把自己能想到的阿谀之词统统地翻了出来,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

周围众人显然是没有经历过如此阵仗,一时间都愣在那里,任谁也没有想象到话居然可以这样说,马屁居然可以这样拍,奉承人居然可以进化到如此地步,真是扼腕叹息自愧不如!

“且住且住——”老头儿自然也没有过如此遭遇,听到我居然把他比成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汉唐五代都从未有过的睿智圣者,原本早已经古井无波的心里也不禁多跳了几下,脸上更是浮现出一朵红云来,连忙极为窘迫地分辩道,“杨小哥实在是过于抬举老夫了!说实在的,老夫虽然的确会一些凡人看起来无法理解的微小伎俩,却也当不得如此谬赞!这话实在不宜再说——不宜再说了——”

原来这老者不是旁人,正是五代与北宋时期最著名的道士,号称扶摇子的陈抟。

陈抟少年时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五十岁时,他尽弃家业,遣散家仆,入武当山,学神仙导养之术。在武当山,服气辟谷,廿余年,后居华山。

他在武当山修炼期间,与隐士吕洞宾,李琪等交往甚密。后周显德三年,周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问以飞升黄白之术。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放归山;又命陶谷草诏,令华州刺史每事须供,岁时存问。

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据说陈抟以羽服见太宗于延英殿,太宗甚为礼重。因语宰相宋琪等人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入华山四十年,度其年近百岁人,且言天下安治,故来朝觐,此意亦可念也。即令引至中书,卿可试与之语。”宋琪问:“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于人乎?”陈抟答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术,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今古,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是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宋琪等表上其言,太宗更加敬重,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令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端拱二年方才卒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制大制枭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