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呆在家里吃高价粮。

谁让他们没有指标呢?

这一晚,田根宝和王慧珍都没睡好觉。

二人躺在床上,合计了好一会儿,打算明天一早就去场部打申请,最好能把孩子给接回来。

他俩已经向李连长请了半天事假。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李连长不但批了假,还给他俩开了一份介绍信,证明其职工身份。

最后,还叮嘱他俩赶紧准备落户文件,还开玩笑说:“你们家的小姑娘,就叫田园好了,既喜庆又好听……”

他俩自然眉开眼笑地答应下来。

连长亲自给取得名字,多有脸面啊!

看来元元是个有福气的。

再说,“元”与“园”谐音,孩子小名还叫元元,大名就叫田园。

王慧珍兴奋地说道:“老田,这事还挺顺利的,咱家和小元元还真有缘分呐!”田根宝笑着揽着王慧珍,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夫妇二人嘻嘻笑着,滚到了一起。

第9章罗曼史

第二天一大早,田根宝和王慧珍换了一身白衬衣蓝裤子,把介绍信、户口本、结婚证放进挎包里,就骑车上路了。

田根宝在前面蹬着,王慧珍揽着他的腰,坐在后座上。

二人既兴奋,又忐忑。

虽然李连长已经发话了,说上午会给许干事打电话说明情况,可真要去见许干事了,心里还是有些发慌。

这个许干事可不是普通人。

去年,他从部队上转业后,就进了场部人事科。这人不但笔杆子硬,思想觉悟更是高,普通职工见了他,没来由得会感到腿软,比见到团长、书记还要紧张。

其实,人家许干事也没做过什么,就是一身正气而已。可团场里的人见了他,还是感到畏惧。

这种威压,非常人能有。

为了缓和一下紧张的心情,二人一路走着,一路说着。

不禁又想起了那些陈年往事。

他俩都是沪上知青。

初中毕业后,就插队支边来到了农场。那时,不过十四五岁,对边疆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电影宣传片中。

当年,为了鼓励沪上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街道里天天挨家挨户上门动员,还组织小青年们一起观看电影。

那部名为《军垦战歌》的宣传片,把边疆大农场拍摄得风景如画,气壮山河,让人看了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投身进去。

而田根宝也是其中的一员。

当他看到影片中,那广袤无垠的良田,朝气蓬勃的景象时,不禁蠢蠢欲动。

于是,就主动报了名。

他是土生土长的闸北人,也就是俗称的“棚户区”。

父亲是码头工人,母亲是家属,没有出去工作。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按照政策至少要分摊一个插队名额,他去了边疆,弟弟妹妹就能留在城里。

作为大哥,他做出了牺牲。

来到边疆后,母亲不忍心,时不时会邮寄东西过来,帮衬一下。见他这边孩子多,也曾写信过来,说想帮着带孩子,让他回沪探亲时,送过来一个。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