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梅东元也算是一代名宿。”雷涛感叹,“没想到会落得如此下场。”

“尸体落水后会先下沉。”黎希颖捧起茶杯,“几天之后随着尸体的腐败,内部气体聚集,它就会浮起来,或者被水流冲走。现在天气凉了,水温低会影响腐败的速度,所以我估计还得等几天才能发现尸体。”

“小姑奶奶,你能别说这么详细么?”滕一鸣拿起一块点心又放下了,“听得我一身鸡皮疙瘩,直反胃。”

“你是没吃早饭,饿得反胃吧。”雷涛挤对他。黎希颖扑哧一声笑了。滕一鸣一声不吭地抓起雷涛的胳膊,举在眼前细看,像是要数清上面的毛孔似的。“发什么神经!”雷涛打了一下他的手,撤回胳膊。

“我看看你胳膊肘是怎么长的。”滕一鸣耸耸圆圆的鼻子,“嗯,果然是向外拐得厉害。”

“你们闻到没?”黎希颖问秦思伟和祁向君,“好像谁家的醋瓶子翻了。”

“喂喂!我是帮你哎。”雷涛不满,“你居然倒打一耙!”

“活该!”滕一鸣开怀大笑,“让你卖友求荣!哼,热脸贴上了人家的大巴掌。哎嘿!当着警察的面打人,你好大的胆子。”

“我才不管你们的家务事。”秦思伟抿嘴微笑。

祁向君给大家添茶,起身找了几本论文集,查看和玉雕题材相关的篇目。他对“竹林七贤”和“会昌九老”的留言心有疑惑,但想不出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去解开其中隐藏的真意。

“竹林那个故事算是家喻户晓吧。”秦思伟说,“我记得上学时听老师讲过,可惜记不清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其他三个典故就完全不懂了。会昌……原来是年号,我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地名。”

“在江西省是有会昌这么个地方。”祁向君说,“我知道是因为很多年前和叔叔去过一次,参加在当地举办的一个研讨会。”

“你怎么不早说?”雷涛脑筋一转,“也许你叔叔就是用这个典故意指江西会昌。”

“不是吧。”祁向君犹豫,“那么竹林七贤呢?”

“那个故事中的竹林据考证在河南。”黎希颖指指电脑,“我对传统文化、文学艺术什么的都一窍不通,是刚刚搜索到的。”

“对,竹林据说是在河南修武。”祁向君想了想,“这能说明什么?”

“这两地有什么矿产么?”秦思伟想到一种可能,“尤其是玉石,你叔叔是玉石方面的专家。”

“这我可就记不住了。”祁向君从书架上找了一本介绍国内矿产的书,“具体来讲,会昌产萤石,修武有方解石和水晶。这些都不是玉石。但如果放大到省际,河南的玉石种类不少,最著名的是独山玉;江西也有一些玉石分布,比较有名的是东陵玉,这两者都是翡翠赝品的常用原料。”

“你们想太多了。”滕一鸣露出烦恼的表情,“还是别瞎猜,等两件玉雕有了进展再说。”

在惴惴不安和疑惑不解中等到中午,秦思伟陆续收到了两家单位发来的邮件。双方的专家应警方的要求对玉雕做过简单的检查,果然在两个玉雕底部都发现了对紫外线有荧光反应的字迹。“西园雅集”的底部刻有“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兴酣杂觥筹,诗成粲珠玉。”另一尊则刻着“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两个受赠人如约将玉雕各个角度的照片和经他们处理过的刻字图样发送过来。雷涛的第一个反应是,这几句诗不管是对仗、平仄还是意境都搭不上,看起来像是从不同的诗词中摘出,拼在一起的感觉。

“受赠人都是专家,也看出了这个问题。”秦思伟借祁向君的打印机将邮件打印出来。

对方听说是涉及警方侦办的命案,已经热心地帮忙查到了几句诗词各自的出处,省去了他们自己再去翻书或者上网搜索的时间。第一个玉雕下刻的四句诗,前两句出自唐代崔颢的《澄水如鉴》,后两句则是从明代诗人顾衡的作品《芝云堂分韵·得玉字》中摘出的。同样的,第二个玉雕上的诗句分别取自唐代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花开疑乍富》和李商隐的《离思》。

“四首诗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滕一鸣揉揉鼻子,“和内容有关还是和题目有关?这祁老爷子可真有耐性啊,留线索也和包粽子似的,一层一层又一层。我都快晕菜了。”

“不不,我觉得很清楚。”祁向君的手在发抖,他抓起一支签字笔,在打印纸上把诗词题目中的几个字符圈出来。“你们看,‘西园雅集’下有‘水’和‘玉’字;‘曲水流觞’下有‘疑’和‘离’。‘水’和‘疑’是‘凝’字;‘玉’和‘离’便是‘璃’字。雷涛你应该记得,‘凝璃苑’是梅东元四合院的名字。”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