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7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玉米苗都出来了,还是没有下一场雨,而且河里的水,慢慢的也减少了,这时候的老人们都看出来了,这是真的要干旱了,很多人家都把棺材本拿出来买粮食了,可是现在的粮食的价钱已经是原来的六七倍不止了,即使你手里有钱,粮食铺子也不愿意卖!

村里的人用水车开始浇地,因为河里的水也少了,上下游的村子里,就因为开始挣水源打了好几次架,毕竟庄稼是人们的命根子,水少了收的庄稼就少。

王成和绣儿家里虽然没有种地,但是村里打架的时候,王成也要去,绣儿每次都嘱咐王成离的远一点,别上打架的中间去。王成心里知道这样做也许是不地道、不讲义气,但是王成还是按绣儿说的做了。

王成也知道,如果自己因为争水源,出了事,倒霉的只会是绣儿和王平,得到的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句讲义气,和心底的同情,甚至时间长了,同情都没有了。

每次王成出去的时候,绣儿在家提心吊胆的,就害怕王成出事。

因为干旱,现在人们都舍不得花钱了,绣儿的铺子还有三件租出去的铺子,之后绣儿家里卖桌椅板凳的铺子,因为自己的房子不用拿房租,还开着,再就是宋掌柜看着的粮食铺子。其他的三家都关门了。

尔娘,走的时候,没有哭,只是对绣儿说:“年景好了,咱接着干。”

李元义家和赵宝吉家走的时候都哭了,这买卖都是刚刚做起来,眼看着越来越好的时候了,却因为旱灾,什么东西都卖不动了,叫他们怎么不伤心!哎,这都是命,万般不由人。

李元义和赵宝吉两个人,也是哀声叹气的,可是没有办法。

王平和李元义的关系最好,李元义走的时候,王平哇哇地哭,问“李大伯,你什么时候回来?”

李元义听见王平的话,四十多岁的汉子,当时就红了眼。

☆、第八十七章

人们已经确信干旱了,都比以前更加节省了,即使家里有不会跑的孩子,也不例外。王河家就是这样,本来头几年风调雨顺的,家里多多少少的还有二十多两银子,在平时的时候也算是不少的了,可是今年就不行了。

值得庆幸的是,王河家看见绣儿几乎像魔障似的买菜的时候,王河家除了自己家里种的菜,也买了好多的菜。当时王河娘还说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现在王河娘很后悔,那时候的菜还是很便宜的,百十文钱就能买一牛车,现在王河娘熬粥的时候,里面就放一些菜,毕竟菜也是顶饥的。

王河家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小子,叫王小虎,现在已经五个月了,长得瘦瘦小小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王河家是上有老下有小,今年是旱灾,吃的东西跟不上,奶水不足。绣儿和王河家的关系好,看见瘦瘦小小的王小虎,就觉得孩子挺可怜的,特别是和当时那个时候长得白白胖胖的王平比较。

绣儿有时候,就偷偷给草儿四五次酱猪肉,叫王河家吃,毕竟大人吃的好一些,对孩子也好。王河家知道是绣儿给草儿带回来的,也不敢对别的人说,晚上的时候,一边吃着酱猪肉一边就哭,王河家一边决定的对不起孩子,一边又觉得上有老下有小的,自己这样吃独食不好,同时有有对绣儿的感激。

王河在一边劝王河家,“现在谁家都是这样的情况,小虎这样就不错了,你看咱家的草儿现在也听话,每天都能吃七八分饱,也是可以的,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了,咱家还是有些粮食的,你也不用太着急。”

顿了顿,王河又说:“你也别觉得自己吃爹娘不吃,心里不好受,这不是都是为了小虎吗?爹娘自己斗恨不得省下东西都给小虎。”

王河家点点头,心里也明白是这么回事,但是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和公公婆婆,王小虎到现在因为自己的奶水不足,还是瘦瘦小小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小虎才能养过来。王河家还是心里难受。

绣儿和王成其实也是发愁,虽然说现在家里准备的东西是挺充足的,但是现在这样一来,家里就没有进项了,现在这种情况下,打家具的人家很少,毫不夸张的说根本就是没有。王成和绣儿现在基本上就是坐吃山空,不仅仅是绣儿家里这样,好多人家都是这样子的。

绣儿一边轻轻地拍着王平,一边对王成说:“这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再不下雨的话,地里都干了 ,河里的水这也干了,过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

王成吸一口烟,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全指着老天爷吃饭,不过亏着咱家买了些粮食,吃上两年还是可以的。”

“我今天打水的时候,发现水也少了,就害怕人喝得水也没有。”

“没有这么严重吧!”

“说不准!”

“别想这么多了,真到了那个时候也是没有什么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吧!”

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村里的人,粥越来越稀,也就是喝一个水饱。终于玉米熟了,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收的玉米,还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人家在拿了税后,都留在家里自家吃。虽然玉米收的少,但是令人感到安慰的,没有玉米还有地瓜,怎么也能将就到来年粮食下来的时候。

收了玉米,就应该种麦子,可是谁也拿不定注意到底是种不种麦子,没有人知道,麦子种了以后,会不会没有水,会不会发芽,发芽以后会不会收到麦子。好多的人家都比往年少种了一多半,就是碰碰运气。

王平现在也稍微的懂事了,吃东西的时候,不挑食了。

不过,绣儿还是在能做到的时候,尽量的给王平做一些他喜欢吃的东西。王平喜欢吃肉,可是绣儿现在没有办法弄到新鲜的猪肉。现在家里的粮食都不够才吃的,一开始的时候,好多人都把家里的猪杀了,腌起来或者是熏干放起来。

绣儿当时买了好多猪肉。绣儿现在吃的菜基本就是菜干泡水以后的,吃的肉都是肉干,做菜的时候放的油大多数是大油。绣儿家里没有黄豆,没有办法榨油,别人家的黄豆都留着自己当干粮吃,没有人会卖。绣儿家里有三斤豆油都是张秦氏叫张柳送过来的。

村里种下的麦子,还是没有发芽,绣儿觉得挺可惜的,但是绣儿没有办法。终于到了冬天,人们盼望着下雪,但是令人失望的根本一粒雪都没有飘,到了年节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过年的时候应该有的喜庆。

今年的冬天干冷干冷的,有一些逃荒过来的人们,就经过王家村,这时绣儿和村里的人们才知道,他们这里还算是轻的,玉米多多少少的还收了一点儿,别处玉米可以说是一点儿都没有收。

绣儿的心软,看见托儿带口的逃难的人,就会给碗粥喝,可就是这样惹上一件麻烦事。正月十三的早上,王成刚刚打开大门,就看见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领着一个十二三的孩子,在绣儿的院子门口。

小女孩,看上去瘦骨嶙峋的,小脸瘦的,仿佛上面只有一双大眼睛。妇人身上穿了一件看不出颜色来打了补丁的棉袄,看见王成,就拉着小女孩跪下了。哭着说:“大兄弟,可怜可怜我们吧!”

绣儿听见外面的声音,也从屋里出来了,这时候,王平还没有醒。

绣儿出去以后,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是这个人送自己家的闺女做童养媳。

绣儿从来没有想过,家里要养童养媳,就是这两个人再可怜,绣儿也不会同意。王成也是这样想的,不同意,王成和绣儿就想着,这样逃难的人如若同意了,王平的孩子以后连一个外婆家都没有。

绣儿让人起来再说,但是跪着的人说什么都不起来,“大妹子,你家里又不是养不起一个童养媳,就当可怜我们吧!我看大妹子也不是狠心的人,给丫头一口饭吃就行!”

“赶紧叫娘,以后这就是你娘了把我忘了吧!”妇人自说自话的就叫孩子喊绣儿娘。

妇人拉着孩子的手说:“丫头快给你娘磕头。”女孩的手肿得红红,一看就是冻得,还裂的有口子。绣儿现在也顾不上心疼人了,把赶紧拦住,说:“我家不要童养媳,你也别磕头了!”

女孩也哭,说:“我吃不多的。”

现在不是才吃的多不多的事,而是绣儿和王成根本就不打算找一个童养媳。妇人说:“行行好吧!就是一双筷子的事。”

绣儿听了,想说的倒是简单一双筷子的事,可是这明明就是一个大活人好不好,这是要强赛给我啊!绣儿皱着眉头道:“大姐,说的倒是轻松,现在谁的家里能多养的起一个人,我家不行,你快领这孩子回去吧!“

“娘,我家已经没有了,你就卡收留下我吧!”

绣儿摆摆手说:“孩子,我不是你娘,你也别叫我娘,赶紧回家吧!”

女孩还是小,听到绣儿这样说就只知道哭了,心里也没有什么主意了。妇人说:“不当童养媳就是了,那就让丫头当奴做婢吧!”

绣儿家里根本就没有人是有功名的,买人是不行的,绣儿根本就没有想过家里要买人,绣儿直接说:“什么也别说了,把你的孩子留下来是不可能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