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4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于孝天这个时候也换上了一身厚厚的裘皮大氅,脚下蹬了一双暖暖和和的裘皮长靴,背后披着一件专属于他的红色披风,整个人虽然站在冰天雪地之中,但是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

到了这个时候,于孝天的心情多少有点复杂,他想要的结果,现在就摆在他的眼前,民族最后的一个强敌,马上就要在他眼前灰飞烟灭了,这反倒使他产生出一种仗剑四顾找不到敌人的孤独感。

这么多年来,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敌人,现在他终于将一个个阻挡在他前进到道路上的绊脚石一一踢开,现在仅剩下了眼前最后的一块绊脚石,马上也要被他踢入到历史的垃圾堆之中。

从此之后,这个满清再也不可能威胁到中原,再也不可能把中华民族带入到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之中。

曾经嚣张到了极点的建奴,在这个时候已经变的穷途末路,找不到任何重振的机会了,而眼下的大明也早已不是以前的大明,一切都因为他的出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似乎进展到这个时候,已经变得似是而非了起来。

忽然间于孝天产生出了一种茫然的感觉,似乎有点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但是很快他摇了摇头,自嘲的笑了一下,其实未来他要做什么,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他想明白了,现如今他距离成功,也仅剩下了一步之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两天的时间,于家军和关宁军联合起来,便把整个沈阳城给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包括孔有德和于振山所部,现如今也已经从辽东半岛赶来,加入到了这最后的决战之中。

称之为决战,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太过抬举建奴们了,现如今他们除了躲在城中瑟瑟发抖之外,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能力,再对于家军构成任何威胁。

于孝天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挥挥手道:“开始吧!给皇太极下最后通牒,令他自缚开城投降,否则的话等我们攻入城中,将会鸡犬不留!同样让他们也尝尝被屠城是什么滋味!”

一起快马四蹄翻飞溅起了一溜的积雪,迅速的冲到了沈阳城的南门之外,一个骑兵操着一口辽东口音,放声对着城中大吼了起来,将于孝天给皇太极最后的通牒通报给了城中的建奴。

城内没有一丝动静,但是却有人飞奔着将消息送入了盛京城中的皇宫之中,禀报给了呆坐在皇宫中的皇太极。

皇太极听了奴才禀报的消息之后,一脸的木然,久久没有说话,眼神也显得很是木然,过了半晌才开口说道:“虽然朕不否认他于孝天乃是枭雄,我大清确实非他敌手,但是事已至此,想要辱我大清,他于孝天还不够格!

朕继位以来,虽然励精图治,但是何奈天不眷我,我大清国终归还是没有能入主中原,反倒是今日要倒在这于孝天手下,朕自觉愧对父皇,愧对那些大清的功臣!

但是要朕现在自缚开城乞降,却不要再想,朕决不能继续辱没先人,既然他要攻下朕的盛京,那么就让他来吧!

朕将会亲自与他们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能继续受他们之辱了!去告诉那于孝天,请他只管攻城便是!朕在这里等他!”

于孝天听罢了皇太极的答复之后,微微点了点头,叹道:“皇太极终归乃是人杰也,只是他生不逢时罢了,如果不是于某的出现,恐怕他当真有机会登临天下,可惜这世上世事难料!我于某敬他有如此气概,那么于某就让他如愿,像一个汉子那样死去吧!

传我将令,现在开始总攻!……”

(感谢铁手有情兄弟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五章 禅位

不多会儿工夫,整个天地之间便突然间响起了一连串的轰鸣声,一股股硝烟在城外腾起,转眼间沈阳城墙上便开始砖石乱飞,同时守城的建奴也终于打响了他们的大炮,几十门他们最后留下的红夷大炮,还有上百门各型旧式的火炮,这个时候也开始鸣响了起来。

天地在这一片隆隆震天的炮声之中,似乎都在颤抖了起来……

十月初十,建奴的盛京沈阳城宣布告破,大批于家军和关宁军蜂拥入城,建奴奴酋皇太极亲自提刀在宫城之中与攻入宫中的于家军兵将激战,最终负创三十余处,倒毙于台阶之上。

整个攻城战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书的,一切几乎都按照于家军标准攻城战在逐步进行,先是连续三天时间的炮火准备,将城上大批建奴的有生力量以及反击的火力点一个个的敲掉,然后才开始组织步兵以及工兵进行攻城。

城中建奴残部也算是尽到了他们能尽的职责,做了最强烈的抵抗,城墙失守之后,残余的建奴兵将退入城中,继续与攻入城中的于家军抑或是关宁军兵将进行巷战,可谓是做到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基本上无人投降,整个沈阳城之中,喊杀声一直持续了两日时间,才算是渐渐平静了下来。

于家军在事后清点城中残余旗人的时候,整个盛京城中,仅剩下了不足两千旗人尚还存活,其余的旗人基本上都于城同殉,这也是于家军历史上干过的唯一一次屠城之事,自此关外立国的大清国,也彻底成为了过去式。

于孝天在安排过关外之事以后,十一月底从沈阳城启程返回关内,同时也携带上了被冰冻起来的奴酋皇太极的尸身,与之一起还师关内。

盛京之名自此也重新取消,恢复了沈阳城的称呼,大批建奴旗人,作为俘虏,也一同被带入关内,按照于孝天的吩咐,将彻底打乱,重新安置在关内各地,不得他们进行聚居,交由各地官府进行编管。

这么做也算是最终满足了建奴的一大愿望,让他们终于进入了关内定居在了中原各地,不过只是换了一个方式罢了,从此满族作为一个民族,最终在上百年之后,融入到了中华民族之中,彻底泯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后世之人对于这一段历史,只能通过以前存留下来的文献才能获知曾经在辽东关外,还出现过这么一支强大的异族势力,并且建立过一个曾经令大明王朝为之战栗的国家大清国。

从一些文献上,后人获知,这个曾经存在的满洲旗人,曾经给关内和辽东的汉人造成过无以伦比的灾难,甚至于多次威胁过大明王朝的国都,这让后人几乎不敢想象。

直至二三百年之后,才有一些中原的人提出,他们就是当年大清国满洲旗人的后裔,并且翻出一些所谓的族谱,来证明他们的身份,但是这样的寻根问祖的事情,却并未得到多少人的认同,反倒是招致了一片骂声。

崇祯十五年年末腊月初十,于孝天终于还师京城,从他出关到灭掉后金,总共也仅仅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曾经在大明百姓眼中,那庞大无匹甚至凶厉到了极点的后金建奴,就在于家军的兵锋面前灰飞烟灭,从此再也不存于世间。

整个辽东也随即光复,重归到了大明怀抱之中,包括关外的蒙古诸部,也都纷纷派人入京,投了顺表,立誓永世将不会再与大明为敌,愿意永世做大明的顺民,希望大明朝廷能既往不咎,饶恕他们以前的罪过。

对此于孝天表态可以接受他们的顺表,并且对其中部分部族首领进行了册封,着令他们在关外草原临时代大明对蒙古诸部行使管理权,有事要请示朝廷,每年各部都必须要对朝廷进献战马以及牛羊,作为岁贡。

而朝廷也特准重新在张家口一带,重开互市,准予蒙古诸部到互市进行贸易,用他们所产的牛羊骡马以及各种皮张来换取关内所产的茶盐布匹等物,但是对于铁器的出口,还是采取了相当严格的控制制度。

另外这一次加入于家军骑兵的那些蒙古骑兵们,也都获得了相当丰厚的赏赐,对于他们所属的部族,同样也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明眼人仔细品味了一下于孝天的这些做法之后,发现于孝天这么做,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给蒙古诸部带来什么和平,他的册封的对象,基本上都是蒙古诸部之中,并不是很强大的部落,反倒是一些实力较强的部落,却没有得到册封。

这么一来,未来这些蒙古部落之间,肯定会因为利益的问题,相互之间发生冲突,想要再把他们捏合在一起,恐怕就算是再出一个成吉思汗,也万难做到这一步了。

于孝天在得胜还朝回到京师的时候,京师的文武百官都尽出永定门,在永定门之外迎接于孝天的还朝,而当今圣上崇祯,也亲自乘了御辇到永定门外迎接于孝天的归来,规格之高可以说在大明历史上前无古人,当然肯定也后无来者了。

于孝天还师之后,将奴酋皇太极以及众多擒杀的建奴奴酋的尸体都悬于各个城门之外,供天下百姓参观,使得很远地方的百姓闻讯,都赶往京师城外,来看一眼这么多年来,给他们关内以及辽东百姓们造成深重灾难的这些建奴的奴酋。

不少人捡了石头砖块去投掷这些奴酋的尸体,没多长时间,便把这些奴酋的尸体打的是面目全非,虽然现在处于严冬季节,这些尸体冻得邦邦硬,可是也架不住这么摧残,不到过年就已经看不出人形了,于孝天只得下旨将这些奴酋尸体收殓起来,随便找了个地方埋掉,以至于后世之人想要考证当年的清国皇帝的埋身之处,都无从考证。

至于关外野猪皮的陵寝,在攻打沈阳城之战之中,陵寝也被关宁军拆毁,将陵寝所用的砖石运往了沈阳城下,用于了填埋城外的护城河,以至于后世仅存下了一个遗址。

但是就在于孝天返回京师之后的第十天,大明当今的圣上朱由检崇祯皇帝,却亲自下了一道圣旨,顿时令天下再一次大震,所有人几乎都一片哗然!

因为崇祯昭告天下,算是一份罪己诏,在诏书之中自陈了继位以来他的一些错处,表示以他的能力,无德无能继续当这个大明皇帝,宣召昭告天下,将于腊月二十六当日,在皇宫之中禅位于当今的监国于孝天,从此结束朱家大明王朝对天下的二百余年的统治。

这道诏书一经发布,便在大明掀起了一片惊涛骇浪,大明立国二百余年,有相当一大批读书人甚至是普通百姓,早已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种对于大明的归属感,也自发地形成了一种对朱家的大明天下的忠诚。

这其中绝对不乏一些性情耿直之人,也可以说是好人,当然也有不少曾经受惠于大明各种优惠措施之人,这部分人之中当然也以读书人为主。

特别是大明对于读书人以及许多曾经受惠于大明的士绅勋戚,虽然现在于孝天上位之后,已经取缔了很多这些士绅勋戚的优惠政策,但是在这批人眼中,大明皇朝对待他们还是有恩的,错在于孝天身上。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