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6(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第四则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岁对事物的发展不会疑惑,五十岁知道自己的使命,六十岁能顺应天命,七十岁随心所欲但不会逾越规矩。”

相信对于各年龄层的看官来说,这一则都已经相当腻味了,一纯也不想老生常谈。

孔夫子的这番话是对他一生的总结,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了意义。

相信有的人也会拿孔子的一生作模板,无论成功与否,我觉得这种行为还是勇气可嘉的;更多的人,其实也就在嘴皮子上说说:“我已经是不惑之年了”,实际生活中可能仍旧诸多疑惑困扰。

不过,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要人们拿孔子作模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而仅仅旨在让大家看到此则给我们的启示。

当我们已经有主见、有梦想的时候,就要趁着年轻为自己规划好人生之路。

诚如《中庸》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有的事情有准备才能成功、成立,毫无准备则会失败、作废。

不要总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船会直是不错,但此时我们面对的就只剩一条路了,等我们逆流调转船头驶入心怡的道路时,同辈的船早就如离弦之箭一般行驶开去了。

“道前定则不穷”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生的道路预先决定了,那就不会无路可走。

这时候再向孔子偷师,列一个计划表,到哪个阶段要干什么事情,心中有沟壑,也就更加省时省力了。

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啊,一下子没拎清,学习进度在我的小资态度中逐步下滑,幸好女王大人把我拎了起来,帮我列了清晰的任务表,也算是悬崖勒马,不至于一路熊市!所以,我也很推荐大家胸中有丘壑的同时,还是用纸笔备个份更加保险!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啦,我们下期再见!

同样是“问孝”,孔子的回答竟完全不同!(孟孙父子)

如果看官手上有一本《论语》的话,您不妨翻到《为政第二》篇,找一找第五则至第八则,您会发现——这四则全以“某某问孝”为开头,队列可整齐了!

这么喜感的四则素材,小恶魔一纯怎么能不写呢!

咱们这两章的行程安排跟看官交代一下:

我把同类的“5孟懿子问孝”和“6孟武伯问孝”(孟孙父子)归到本章节;

再把同类的“7子游问孝”和“8子夏问孝”(孔门弟子)堆到下一章。

这四则一扫完,《为政第二》就干掉三分之一了,想到这里您是不是干劲十足呢?

闲话少叙,我们立刻来围观孟孙父子吧!

这孟孙氏是鲁国的三桓之一,在朝中有不小的势力,不过这一大家子呢,都有个特点:有事没事就喜欢跑去孔子家聊天喝茶,双方来往不可谓不密切。

何以见得呢?

八世宗主孟僖子死前一再嘱咐:“二子师侍孔子”,让两个儿子跟孔子学礼。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