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8(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象形文字被简化了,人们无法直接联系到字的本义。而且咱们的语文教育在字词本义上有所欠缺,往往导致人们只知道字词的某一个引申义,却对本义一无所知。

您看,色字头上的“刀”指“切碎”;下面的“巴”意为“附着”、“黏着”。什么东西用工具弄碎了之后有附着能力?我们女生会很容易联想到——脂粉,况且咱们大天朝以粉敷面的历史也实在已经很久了,早期用的面粉,后来提炼出了铅粉,这是后话了。

所以“色”的意思很直接的就是“颜色”,脸面的颜色,那不就是表情嘛。

您也别说这武断了一点,一纯还给您找了更有力的证据。

天朝历史悠久,字义的不断演变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字同时期的文字记录,从而进行大致推断。

最直接的,咱就找《论语》中的“色”字。

一纯也不用翻书,我记得下一章《为政第二》就有这么一句: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里的“色”摆明了是“脸色”的意思。孔夫子告诫学生孝顺父母不只是物质上,更要调整好表情,因为老人和孩子一样敏感,所以子女时时刻刻都能和颜悦色是最难做到的。

还有后面不记得第几章,有这么一句: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您可能发现了这里有国民老公的名字,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看下一句“色思温”:不可能说找美女要找温和的,这和前文一点也不搭,而“考虑态度神色温和不温和”才是正解!

现在您有足够理由相信一纯没有坑您吧。当然了,这只是一纯的个人看法,虽说自以为推理得可以,但是正如我说的,“字义的演变很复杂”,俺屁孩一个也不敢就这么说死了。您呢,看看文章也算是有个了解,如果您想和屁孩探讨探讨的话,也欢迎您写个评论,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学则不固”不是你想的那样哦!

美好的周末促使懒鬼一纯再次上线,准备再把完整的一则给无情地分开!

当然了,咱们可不是为了懒惰而懒惰的人,主要是因为孔夫子带来的这一则有两个重点嘛,分成两期讲更清晰些啦。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第一》第八则

看官:“哪里来的重点,我咋没看出来?哎,人懒就别找借口啦。”

一纯:“您稍安勿躁嘛。毕竟,我又不是您的高三语文老师,怎么能指望我给资料标重点呢。”

孔夫子:“都别耍嘴皮子,听我说!”

孔子说:“一个君子,不庄重自持就没有威严;不学习就会流于固陋……

一纯拿着大喇叭:“好!卡!后面的翻译不能剧透了啊。”

这第九则第一句的翻译普遍有两个版本,不同点在于“学则不固”,一是为我接受的“学习就不会流于固陋”,还有一种是“学习了也不稳固”。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标点符号不同。

如果认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紧密关联的,中间使用了逗号,就会产生“一个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也不稳固”这种翻译。

以上这种断句和翻译这么乍一看,貌似没问题呀。但,您仔细思考思考就会发现它的不对劲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