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陆静淑失笑:“你俩果然吵架了,说实话,要不是你跟卢……,我还真以为你会和柳歆诚是一对欢喜冤家。”

陈皎宁做出一副夸张的见鬼的表情,道:“有时候我真怀疑你长了一颗粗犷的男子心!怎么就一点不开窍呢?他刚才为了你都急成那样了……,你……”

“你什么你!别胡说!”陆静淑戳了她脑门一下,“行了,我知道你俩相看两厌。柳歆诚自视甚高,我瞧着这世上就没谁能入得了他的眼。你也别跟他生气,他就这脾气。”

陈皎宁哼了一声,表示她大人不记小人过,只要柳歆诚不再来惹她,她也不会跟他计较。

不知柳歆诚是不是也因为这次的事心里有了芥蒂,从这次走了之后,一连许多日都没有再来找过她们,连郝罗博也神奇的没有再出现,陆静淑跟陈皎宁两个人就很清净的过了一段教学相长的日子。

她们在庄子上住了十天,陆静淑射箭没什么长进,骑马倒是不再像以前那么僵硬了,陈皎宁为了锻炼她,还叫人牵着她的马,带她从庄子一路骑马去了地王庙。

小庙的山门依旧破旧,小沙弥的僧袍也依旧打了补丁,不过此时正值夏秋之交,四周的景致倒还不错,进了庙门以后,墙边门口还能看到一些野菊花,给这小庙增添了些生气。

陈皎宁是奔着素斋来的,所以在拜过菩萨之后,第一时间就带着食材去了厨房,要找厨子商议一下怎么烹制。

陆静淑自己在庙里转了一圈,然后就到桂树下的石凳上坐着休息,想顺便松弛一下骑马时紧张的腰背和大腿。她坐着看了一会儿风景,又跟陪着她的巧玲说了几句闲话,就听见前面有人声响动。

“这时候还有别的香客来?”陆静淑诧异道。

巧玲也很不解:“要不奴婢去看看?”

陆静淑摆手:“算了,别打扰人家,咱们在这坐会儿吧。”她想着难得有香客来,就让寺里的僧人好好招呼吧,自己别去添乱,没想到来人反而来打扰她。

“陆姑娘,住持师父回来了,请您去前面禅室一坐。”人声渐歇之后,小沙弥急匆匆过来寻陆静淑。

陆静淑诧异,她跟道真和尚没啥交情啊,来的时候听说主持不在,出去登山去了,她和陈皎宁还觉得省事,不用打招呼了。没想到他回来,竟然派人来请,陆静淑不好不去,只得起身跟着小沙弥去了前面禅室,进门之前还请他代为告知陈皎宁一声。

她打开禅室的门,道真已经站在门口等她:“有劳陆姑娘移步。”

陆静淑忙回礼,跟他客套了两句,这才进门向里走,结果刚走了几步,就看见了里面端坐喝茶的田从焘。

“原来是王爷跟大师一起登山去了。”陆静淑掩下惊讶,上前行礼问好。

田从焘让她免礼,点头笑道:“出去走走,散散心。没想到你和陈姑娘也过来了。”

陆静淑就问了几句山上的景致,田从焘简略描述了一番,道真在旁补充:“人在平地之时,所见所闻不过这一方天地,喜怒哀愁也不过是这方天地里的小小执念。可一旦走出去,身在高处,视野心胸都为之开阔,那些小小执念随即化入尘埃,只觉身轻心宽,再无挂碍。”

“我还以为大师这样的得道高僧,早不把世俗执念存于心了呢。”陆静淑听了就笑道。

道真双手合十颂了一声佛号,道:“惭愧,贫僧当初剃度之时,先师就曾说贫僧尘心炽热,恐难修成正果,如今看来,先师当真有先见之明。”

田从焘道:“大师只是慈悲心重,常怀济世救人之心,修成正果是早晚的事。”

他们两人顺着这个话题开始谈起了佛教教义,又从教义谈到了有史记载的一些得道高僧,顺便也谈及了佛教昌盛的各个朝代。

这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最璀璨夺目的,自然就是大唐盛世。

“……其时大唐声威远播、万方来朝,天可汗之名,惜不能亲见矣。”说到兴起处,道真忍不住一叹。

陆静淑很想笑,这和尚,还真是凡心太重!听听这话,是一个和尚说的话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酒醉的不得志的书生呢。

她正偷笑,就听田从焘问道真:“依大师之见,唐太宗比之汉武帝,孰高孰低?”

☆、第96章 何谓盛世

道真听了沉思片刻,回道:“这两位文治武功都举世少有,且各自开创一番盛世,要分个高下,实在很难。只是汉武晚年巫蛊之祸实是生平污点,贫僧心里,更推崇唐宗。”

田从焘不置可否,又问陆静淑:“陆姑娘的看法呢?”

陆静淑刚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听田从焘问,就答:“我这等见识自然难以评判两位帝王的高下,只是,若要我选,我宁为大唐盛世一小民。”

田从焘好奇问道:“这是为何?”

“我听说许多美食,汉时根本还没有,总不如唐时过的舒坦。”陆静淑开玩笑道。

田从焘和道真都笑起来,他还说:“这么说,你还不如就留在现在。”

陆静淑道:“若单从衣食上来说,我自然是愿留在当下,可若从其他方面,我倒宁愿是生在大唐了。”

想想就行了,在中国古代史上,唐朝可以说是最开放的一个朝代,文化更是空前的兼收并蓄。而且女性地位比任何一个朝代都更高,受到的限制也最少,女子甚至可以大大方方穿男装出游,和男子一样打马球,做许多在现在这个时间空间不能做的事情。陆静淑真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听了她的描述,道真若有所思,田从焘则问:“这么说来,大唐盛世才是陆姑娘心中最向往的盛世?”

“在以往的历史中比较的话,我自然是最推崇大唐。但要说最向往的,我心中的盛世应该是这样的:每个努力劳作的人都能吃饱饭,多劳多得;各行各业都欣欣向荣,人才辈出;每个有理想的人,都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公平,公正,公义,是每个人心里行事的准则。所有人各安其职、各司其位,既能努力向上,又不忘友爱助人……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田从焘听得入神,一时没有接话,道真却顺着陆静淑的话说道:“礼记有云: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并不是陆姑娘贪心,只是人皆望之大同尔。”

其实陆静淑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道真说的部分,但她也并不打算跟道真详细分辨,他们毕竟是古代人,有些东西是无法沟通的。因此她只是笑着说道:“还是大师说得好。”

“哪里,陆姑娘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胸襟见识,实在让贫僧佩服。”道真说着话,双手合十又行了一礼。

陆静淑忙欠身回礼:“大师过奖了,我也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罢了。”

田从焘似乎直到此时才回神,他根本没理两人说什么,直接插话道:“可惜,若是陆姑娘当真生于大唐盛世,必能得则天皇帝赏识,入朝为官,并一展抱负、成一世功业。”

陆静淑一愣,随即笑道:“那我可不敢想。”

道真也被田从焘这番话惊了一下,不过他并没多言,察言观色之后,就说有点事要交代,告退出去了。

室内顿时就剩了陆静淑和田从焘两人,她见田从焘看着她不开口,就没话找话:“慈幼堂的事,还没谢过王爷。”

“这是皇后娘娘下的旨意,怎么谢到我头上了?”

陆静淑道:“此事多承王爷出力,若非王爷,这些事如何能传到皇后娘娘耳朵里?”她越想田从焘和皇后的关系,越觉得他能帮忙很不容易,所以语气也更加诚恳。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