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这章长微博倒是没有直接品头论足的对两个瓷器发表评论,只是平铺直述的讲述上海一个联展上这两件作品正在举行现场投票。一个是无名之辈所做的传统陶瓷,另外一个则是薄有名气的旅居国外陶瓷设计师的获奖作品。

至于这俩作品为什么放在一起投票他倒是没提,只是说道现如今国内的陶瓷设计土不土、洋不洋,为了附和国际潮流,很多设计师现在丢弃传统转而吸收起西方元素。作者说道吸收西方元素并不是不好,可是我们自己的精髓却不能够丢弃。

然后这位就开始叙说,我国陶瓷历史是多么的辉煌灿烂,是整个世界的瓷器之都,只要是有交流的国家地区都从我国进口瓷器。

细数我国生产陶瓷的历史,论器型的种类,论釉色的发展,都曾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转而又提到先今充斥在陶瓷市场上的全都是来自国外的进口高档瓷器。

我们自己的高档瓷器哪里去了?

作者哀叹,现如今坚持学习和制作传统陶瓷的人越来越少,连参加比赛获奖也多是非传统陶瓷。是否传统陶瓷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

最后作者建议,更多的人来加入到保护传统陶瓷的行业当中来。

那转发的大v则评论说道,现在陶瓷行业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才能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连自己老祖宗的东西都吃不透,就去兼容并蓄西方艺术。这就跟走都没稳当,就急着要跑,迟早要摔个狠的。

接着也有其他知名博主转发评论并点赞,很快这篇评论文章就蔓延到微信圈里去。

过了1、2个小时之后,另有一名知名博主发布微博。这条微博没有那只痩瓶,单只是豆青色葵口碗,这名博主还给这只葵口碗起了名字,叫做《春江水暖》,取自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他说这只葵口碗绿意喜人,看着就让人想起了春暖花开时节,绿意浓浓的江水。他说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这么诗情画意的陶瓷作品了。

这名博主是收藏圈子里边的一位,很快他的微博就引起关注他的微博好友的好奇。

这些人个个都能吟诵两句诗词,然后发布一两张传统陶瓷的照片,就跟赛事会一样这帮子就开始连图带诗转发。

等到这个圈子里的人越来越热闹的时候,最初的博主说道那《春江水暖》并不是老物件,而是新作品。

这就引起了这个圈子里的一阵震动,那些老的陶瓷艺术大家的作品风格他们都了解,而新出现的这葵口碗风格却是他们没有见过的。

那博主就提了一句,这是今年联展上的新作,烧制者是某位知名陶艺大家的关门弟子,具体是哪位他不便公开细说,但是想要知道的可以私信。

接连两条微博都提到了上海联展,有意无意的就有人说道,耳闻不如眼见,反正他离得不远,不如亲自去看看。这条下边的回复则是一连串的1、10086、身份证号码……

这些发生在网络上的事情,徐久照这个手机连上网功能都没有的家伙是不知道,他只是发觉从下午开始慢慢的人流越来越大,投进葵口碗箱子里边的票据慢慢的多了起来,只不过比起《三月桃花》还是差那么一点。

第二天闭馆,两只箱子都被封存搬进了馆长办公室里。

等回了家,蒋忻已经先一步的回到了小洋楼当中。

徐久照好奇的问他:“你到底做了什么?”

蒋忻看着他笑问:“投票的人变多了?”

“嗯。”徐久照点头,说:“到下午最后基本上跟《三月桃花》持平了。”

邹衡新坐到一边,笑呵呵的说道:“老蒋,你家的阿忻真是能干!”

蒋卫国一张严肃的脸上闻言露出一个微笑,随后又板正着脸说道:“他也就知道耍一些小聪明。”

刘新华的消息灵通很多,这会儿已经知道蒋忻做了什么。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新华说道:“蒋忻在网络上进行推广宣传的办法很及时,也很奏效,今天下午的人流量一上来,差距不仅没有再拉开,反而慢慢的缩短了。”而且切入点也很巧妙,他没夸人,反而是直接夸作品。

蒋忻则说道:“轮时效性,网络要比报纸迅速的多,何况看报纸的一般多是上了岁数的或者是家庭主妇,要不然就是事业单位的人,这些人去展馆看展览的毕竟只是少数。而上网的这些人则大多数都是青年人,基数大。明天又是周六,只要他们感兴趣,必定会去展馆。”

邹衡新眉毛皱了皱说道:“没问题吧?不会倒时候这些人去了现场反而把票投给《三月桃花》。”

蒋忻则很有自信的说道:“不大可能,毕竟网络上的走向是支持久照的《春江水暖》,这部分的人除非是真的特别喜欢《三月桃花》,不然是不会给他投票的。”

徐久照笑道:“《春江水暖》?是那只葵口碗的名字,你取的?”

蒋忻点头说道:“嗯,是我授意他们使用这个名字的。对方的作品又名称,而你的作品没有名称就不好刷好感度,所以我才特意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事先没有跟你商量,你不会介意吧?”

徐久照摇头说道:“怎么会,我谢你还来不及呢,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个好听的名字。”

徐久照虽然识文断字,也会书画,但是对于诗词什么的并不是很擅长,也没有给自己烧造的瓷器起名字的习惯。

他们御窑师一烧造瓷器都是一批一批的烧,往往那些瓷器都是用器型图案釉色来命名,没几个窑师有给自己作品单独起名字的习惯。

更何况,制造名册的有专人专管,往往这些人大笔一挥就是一串串的写,从来也不问他们的意见。

这天晚上小洋楼的气氛轻松又愉快,而马秀山就不那么爽快了,毕竟他托了人找了的记者收了钱,这人倒是好心的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有人在网上宣传推广跟他打对台。

马秀山又气又急,但是能找到人买通晚报的记者已经是他的人脉极限,他倒是想到了上电视做个节目,只可惜没人没时间,一切都来不及了。

毕竟上海可不是他那一亩三分地。

第三天展馆一开门,《春江水暖》的投票就遥遥领先,一直到闭馆,结果自然是一目了然。

最后统计的结果《春江水暖》得票是《三月桃花》的一倍,金奖不容置疑的是徐久照。

虽然得了奖,徐久照得心里却并不是很开心。并不是说他不高兴,而是经过这番舆论之争,让他觉得困惑,不踏实。

这个结果和奖项是真实的吗?经得住考验么?

徐久照的自我怀疑并没有持续太久,证书刚刚拿到手,就有人打电话到联展的组委会,询问他们陶瓷组获奖的作品《春江水暖》卖不卖。

还不是一个人,而是接二连三的好几个人,出价还不低。把马秀山气的当下拂袖而去。

这葵口碗虽然是徐久照烧的,但是他并不拥有所有权,到现在为止《春江水暖》的所有权还是属于张文钊的瓷器厂的。

当下徐久照打电话给张文钊,有人买,张文钊自然会卖。

最终,徐久照的这件葵口碗,以十一万的价格卖给了南方的一个大房地产老板。

经过这次联展,徐久照正式的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并且以十一万的高价,卖掉了公开出现的第一件作品,从此奠定了他的作品身价!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