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记者一下来了兴趣,可以说省状元一年两个,这都没什么稀奇,一般都是谈些对学校的感情,谈些自己学习的体会,但高中毕业就去公司实习的可就太少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新闻点啊。这个杜如峰不亏是严格知的亲戚,都那么妖孽。

“介意介绍一下是什么公司吗?你在里面主要做什么?”

“是一家刚成立的新公司,韩记食品公司,我从公司创立开始进入里面,什么事都做,就是个打杂的。”说到这里,杜如峰露出了一个爽朗而有些羞涩的笑,“我觉得社会是个很好的大学,能让人学到许多的东西,这也是我为将来大学毕业之后预先做的实习吧。并且,还能为自己攒些学费。”

杜如峰本就长得好,并且他肤色偏黑,显得健康而又活力,这一笑那种朝气蓬勃向上的感觉油然而生。跟随来的摄像记者觉得就冲他这颜值,这期节目必然会火。更别说,还有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内容。

看看这小孩说的话,“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人只有多经过实践,才能早些知道自己将来的路。”这就是一个妥妥的国民偶像啊。

不出所料,颖州市播出了杜如峰的采访之后,因为他新闻的独特性,h省电视台很快转播了这个采访。正值高考分数刚出来,杜如峰学习好,形象好,积极阳光,踏实努力,简直就是家长口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很快这条新闻在h省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相关报纸也都转载了这条新闻。

有的人认为,像杜如峰这么大的小孩,就应该把精神全放在学习上,分心对他们并不是好事,是得不偿失,他们连起码的技能都没学会,又怎么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有的人则认为,国外的孩子独立性就强,思维灵活,更具有创造性。说国内现在的小孩有的上大学了连鸡蛋都不会剥,这样的人连照顾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让他做其他贡献?所以,杜如峰的行为值得鼓励。

两波人在展开了大讨论,这可把新闻部的人高兴坏了。出一条新闻容易,难的是后续话题不断,这得吸引多少眼球啊。

杜如峰成了新闻的焦点,而韩记食品公司尚未开工,随着新闻的热度不断,知名度已节节上升。韩伟高兴得嘴角都差点咧到耳根去。他就知道严格知靠谱,看,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竟然走到了现在这种地步,这种创意能力太强大了。

☆、第94章

看到杜如峰引起的轰动效应,韩伟干脆又联系了几个家里条件不好的省状元,许给他们报酬,让他们也来韩记食品厂实习。

这是杜如蒿出的主意。

不管过去多少年,大家对于高考的重视从来没有减弱过。因此,各省状元在大家心目中地步有些神化了一样。每年成绩一出来,他们都会被人追捧一阵子,可是,他们不过是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这时候并没有别的功绩,慢慢也就褪出了大家的视线。

但如果把这些状元聚在一起,让他们做出更多的事情呢?好像还没人从这个角度想过,他们也是有明星效应的,并且使用价值非常低廉。

这不,韩伟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给他们一些奖学金,就有些状元应允来了。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来的人只有三个。三人中,有一个人和杜如峰报的志愿一样,都是q大,另一个是b大的,一个是北航的。报北航的据说热爱航空航天,并且他是超常发挥才考了高分。

这三个人,韩伟也不指望他们能帮着干什么,他只是求他们本身带来的关注度来给韩记做免费广告。

前段时间关于高中生要不要参与实践活动的讨论热度刚下去,现在韩记食品厂就招收了几个状元实习生。这让前一段得到不少关注的h省电视台马上跟上,他们准备录一期状元的暑假生活,记录他们的生活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韩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工厂已经开工了,韩伟是以做健康的食品,做绿色的食品理念在经营的。那几个状元一来,在食品包装上立马印上了他们的照片,打的广告就是“状元告诉你吃什么”。

电视台的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三个状元在生产车间笨手笨脚地劳动。为了逼真,电台的人照着工作间就录了下来,当期录得更多的就是三人劳动的情景。

之后,记者问了他们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些劳动太没技术含量?这种单调重复的劳动对你们来说不是一种能力的浪费吗?”

“不会啊,我在家还帮父母干农活,这对于我来说已是一种工作环境的进步了。再说,我们也不是一味在这一个环节劳动。”

“我们刚高中毕业,是什么都不懂的,这里的老师傅教会了我们许多。干什么事都要从基层干起,这样基础才能扎实。”

“我们韩总说了,只有把每一个环节的过程都掌握了,才能对整个流程有个整体的认识,这样再管理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提高。”

几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看法。

“那你们觉得做这个工作对你们的帮助是什么?”

“我觉得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注重每一个步骤,就像解题,一个步骤错了,后面的跟着就会错。”

“我觉得应该要注意人与人的配合,这整个生产车间是一个流水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像我们如果不练习,赶不上别人的进度,会拉后腿的。”

“知易行难,什么事都是这样。”

大家的回答让记者感到意外,这些年轻的状元们,不但不以在此为苦,还都干得兴趣盎然,话中充满了对这里管理层的尊敬,这就很难得了。他又问了一些更详细的情况,跟着他们录了不少几个人工作的情景,生活的情景,这才走了。走的时候,他隐约觉得这个节目会红。

但是红的程度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一段时间内,好多电视台都在转播这个不太长的记录片,其热度堪比后世某个走出了国门的宫斗剧。

大家都忘了,只要跟高考沾一点儿边的东西,国民的关注度都居高不下。并且,这是多好的励志素材啊,每一个家长都恨不得自家的孩子也能像那几个状元一样踏实,刻苦。

有好多家长就专门等这个节目播出的时候让自家孩子看,哪怕能让孩子受到一分的感触,这也是好的啊。

一时之间,状元告诉你怎么学,状元告诉你人生的开头不容忽视这类的盗版满天飞。“状元告诉你……”成了2011年最经典的话。

可以想象,这几个状元工作的食品厂韩记食品厂一炮而红。韩记的食品以丰富的口感、鲜美的味道、精湛的包装赢得了各个供应商的青睐。

而原来拜访过的各个超市的电话都快把韩伟的电话打爆了。超市负责进货的人说,现在许多顾客在问状元都说好的产品,说吃了吉利,好口彩。这个意外的发展让人始料未及。在中国,什么事跟吉利沾上边,那想不红也不容易。

韩伟恨不得分身成两个,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打电话给严格知,“格知啊,你说你们两口子的头脑是怎么长的?那是几个状元也赶不上啊,怪不得你这个老牛要吃嫩草呢。哈哈哈!”

说完他就挂了电话。留下严格知腹诽,什么老牛吃嫩草,他只不过大了好好五岁,正值青春年华,有那么老吗?不过,韩伟那句两口子的话让他十分愉悦。而好好,这个温柔而坚强的女孩,总是这样让他眼前一亮,带给他更大的触动。

厂子这么忙,作为全程参与的杜如峰也完全没有空闲了。他说服了父母,把家里余下的二十多万元钱也投入了韩伟的厂子,现在生意好,他们家的收入也是直线上升。而杜石林夫妇也把印有那几个状元在他们家吃甜点的照片放大放在了店里,别说,也带来了一些人流。

这一整个暑假,杜如峰天天跑来跑去地忙公司的事,整个人黑瘦了一些。但人忙,精神则特别好,有一种剑磨开锋刃,露出锋芒的感觉。

杜如蒿乐于看到哥哥这样,这对他是个难得的历练,真正经历一个公司从草创到销售这一个环节,对一个人的成长是看得见的。换到别的地方,哪有这样的机会?

一家人都在忙,杜如蒿也不例外,她在努力学习。原来她只是放了八分心思在学习上,已想着毕业后就跟着严格知走,他工作在哪里,她就去哪里开个店了事。

但他既然这么出色,这么为她家着想,她也不能太差了。她也想两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不让别人觉得她是沾了严格知的光,而是让人觉得她足够优秀,足以配得上严格知这个人。

并且,杜如蒿有了一个心愿,她想再努力些,到时候考上严格知所上的r大,去走一走他曾走过的路,感受一番他曾感受过的风景,再亲耳听听他曾留下的传说。韩伟说,严格知已是r大经贸学院教授讲课时的一个案例。以她的成绩,想上r大经济学院,即使户口在帝都,这最后一年还要努力才成。

她不再羡慕帝都的学生见识更广,所会的技艺更多,她已见识了这世最好的男子,并拥有了他,这世上更多的风景也在前方冲她招手。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