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两人坐下,他这才说:“你这孩子,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如蒿把带回来的两包蛋卷推到爸爸面前,“这是我做的,您先尝尝!”就是不买彩票,不懂股市,她心中也有无数个挣钱的门路,可她知道,在父母眼中,她虽然有些小见识,可还只是个大孩子。因此,想让家人听她的,也只有一步步来了,现在,先拿这个成功的案例来说服爸爸。

杜石林看看杜如蒿带来的点心,色泽金黄,品相上佳,咬一口,酥脆甜香,十分美味。本想尝一口就罢的,却不由自主整根吃完了。然后,对女儿伸了伸大拇指。

“我昨天下午和哥哥来县城,就做这个,当天净挣了42元,今天一天又净挣了93元。爸,我们把我妈接过来就做这个卖吧,比种田强多了。”

什么?杜石林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女儿一天半就挣了他快半个月的工资,这太让人惊奇了。如果不是女儿一向老实可靠,不说假话,他都以为女儿是在和他开玩笑。

拍拍女儿的肩膀,杜石林说:“来,你跟爸爸说说,你都是如何想的?”

杜如蒿把自己会做蛋卷的事推到了刘根山住院那天,说她看了别人做,感觉很简单,就试着做了做,没想到做出来还挺受欢迎的。挣到了钱才想着让她妈妈来县城以此为生,总比她在家种田轻松些。

杜石林听了杜如蒿的话又是骄傲又是心酸,骄傲是女儿这么优秀,别人家这么大的孩子还依赖着父母,想着能少干点儿活就少干点儿呢,自家的好好已想着替家里挣钱了。心酸是都是他们当父母的没本事,才让女儿这么想方设法地辛苦努力。他还记得女儿头上还有个包呢。

看杜石林没什么意见,杜如蒿继续道:“其实,我也看了人家蛋糕店里做的小蛋糕,那个更简单,只要调好蛋液,直接倒进模子,放进烤箱调好时间就好,根本不像这个蛋卷一样费工夫。不过烤箱比较贵,等我们卖蛋卷挣够钱了,就可以买个烤箱,我们也做小蛋糕卖。品种多了,挣钱才能更快。爸爸,你说好不好?”

好不好?杜石林看着女儿满怀希望地讲着她的计划,心想,他怎么能说不好?女儿已经把路趟出来了,他们没有女儿聪明,可跟着走总是会的。

“好,你回去跟你妈说,就说我同意了,让她来城里做蛋卷卖。这样,我们一家也能在城里团聚。”

杜如蒿想了想又提醒爸爸,“那最好在城里租个房子,还得买个小三轮车,东西比较多,不然出摊时可有些不方便。”

“这个我来操心,在这里干了这么久,我大的本事没有,还是有一些小门路的。”杜石林说完,又兴致勃勃说起了一些其他的事。

杜如蒿本来想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说动爸爸,没想到爸爸这么干脆就同意了。也是,爸爸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得不敢冒险。可看到有希望时,他也不会固执守着原有的生活模式不变。这样最好,自己和哥哥在几年内要上学,这个家还是要靠爸妈支撑。

两人说完,杜石林就催着女儿赶快回去,天太晚了,一个女孩子夜里怕不安全。

目的达到,杜如蒿推着车正准备走,杜石林又叫住了她,“算了,还是我送你回去吧。”说完又不好意思地和他同事老王交待了一下。

老王挥着手,“去吧,你快点回来就是了。”

杜石林一直把女儿送到学校,这才骑着自行车回去了。拿出杜如蒿带给他的点心请老王吃,他自己又站到了门岗那里。

“那个是你闺女?干什么的啊?”长夜漫漫正好说话解闷,老王八卦地问。

“是啊!和她哥一样在一高上学呢。”杜石林说起儿女就是一脸的笑。儿女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他这个当爸的一般,儿子和女儿却不像他。这样也好,祖上书香人家,好歹没有在他这里断了。为什么他宁可累着也要供儿女上学,就想着有朝一日下到地下,他也能跟祖宗交待。

“你命可真好,儿女闺女都学习那么好!”老王有些羡慕,看这个老杜一副老实的样子,没想到儿女这么聪明。想他家的小儿子,上的是县三高,录取分数线比一高低几十分,还掏了高价。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就是这个蛋卷,吃着也好吃,他卡巴卡巴一连吃了好几个,这才不好意思地系上了袋子。

“你这蛋卷味道不错,你闺女在哪儿买的?”问问回头给老婆也买一份回去,她快过生日了。

“我闺女自己做的。”说到这个,杜石林又挺了挺本就站得笔直的腰。并替自己家打广告,“我老婆马上就来城里了,到时候我家就卖这样,老王哥你只管去吃就行。”

杜如蒿并不知道她老爸已有了点生意人的自觉,正在拉拢潜在顾客。她回去后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起床干到了下午四点钟左右,就收了摊,把东西放到五金店那里,告诉他自己要过几天再来取,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14章 小偷

杜如蒿回家后却发现家里大门紧锁,她把书包放进家里双锁好门出来,正好遇上她二婶吴霞,听吴霞说她妈妈去东岗地翻红薯秧了。

杜如蒿赶到东岗地,远远就望见妈妈拿个木棍正在翻红薯秧。时尔还弯腰下去,双手拉动一番。

“妈,红薯秧怎么又该翻了?”杜如蒿记得前一段时间她和哥哥已翻过一遍。

“还不是前几天下了场雨,红薯的藤条又抓地了。反正闲着也是无事,顺便再来薅薅草,免得这些草把地里的养分吸走。”

从小干习惯了农活,杜如蒿知道红薯藤抓地了不翻不成。不然每一条藤抓地的地方都会长出须根长到地里去,结出筷子粗细左右的红薯来,这样会严重影响根部红薯的生长。像现在红薯秧长得并不特别长,还可以用棍子把它挑起来,再长的时候就只能弯着腰用手一根一根翻了。

她也走到未翻的地里干起来。

陈松枝见状,忙道:“好好,你歇歇吧,我已快干完了,你站地头等我一会儿咱们就回家。”

“您从我和哥哥走后就开始翻了吧?也不和我说一声。早知道要翻红薯秧,我晚两天再走也行啊。”

“就这一点儿活,也累不着。你好不容易放假,还不出去放松放松?”陈松枝拿毛巾擦了把汗,笑着说。

妈妈就是这样,宁可自己多吃点苦也不愿累着自己和哥哥。以后就可以让妈妈离开这种体力活了,杜如蒿想着,越发加快了速度。

不过他们这是收过蔬菜的地种的红薯,也就是早红薯,每一棵红薯上长的藤条已有一丈多长了,有些藤条还纠结在一起,并不十分好翻。眼看着没多少,她们两人还是干了半个小时才干完,准备回家。

迎着西边的红霞,想到未来充满希望的生活,杜如蒿心情放松,禁不住哼起《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风展红旗迎彩霞,愉快的歌儿满天飞。”

“去看同学就这么高兴?”看女儿连歌都哼上了,陈松枝不由地问。

“不是看同学的事,妈,是我有一件高兴的事要给您说。”

“你回来的路上捡了钱包?”陈松枝看女儿这么高兴,也逗她。

杜如蒿哈哈笑了起来,没想到自己妈也有这样风趣的时候。

回家后两人洗过脸,擦过汗。杜如蒿把门关上,拉着妈妈在桌子旁边坐下。

陈松枝只笑,女儿出去一趟,变得比原来开朗多了,还神神秘秘的,她倒要看看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哗!”书包被打开,钱倒了出来。陈松枝看着桌子上的钱惊呆了。“你真捡到钱包了?”

其实总共也就211元钱,不过一元一元的多,看起来倒是厚厚的两摞,让陈松枝觉得女儿捡了个钱包,还劝杜如蒿道:“要真是捡的,你得还给人家啊,丢的人不定急成什么样了。”

“这是我这两天半挣的。”杜如蒿这才把对杜石林说的话又对陈松枝说了一遍。“妈,咱们去县城吧,就卖蛋卷也比在家里种田好多了,爸爸也盼望着你去,这样我们一家也能在县城里常见面。”

陈松枝仍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钱真是你这两天半挣的?两天半就能挣这么多?”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